孙皓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上将军何有此说?”
“司马梗名将之后,酷好兵事,一世想做将军而不得,不亦悲乎!”
“记住了。”吕不韦重重点头,“我定然设法,圆老国尉之梦。”
“相国当真仁政也!”蒙骜哈哈大笑,“老臣之梦尚且不忘,况我大军乎!”又恍然拍案,“你还没说,谁来做国尉。此人若不胜任,老国尉不退!”
“蒙武。”吕不韦淡淡一笑。
“……”蒙骜顿时愕然。
吕不韦哈哈大笑一阵,起身一躬悠然去了。蒙骜兀自愣怔着不动。
蒙骜无论如何没有想到,吕不韦竟然选择了蒙武做国尉。就实说,蒙武秉承乃父缜密之风,处事周严,为人端方;作为军中大将,胆略勇迈稍显不足,做前将军稍显力软,要成大器名将显是差强人意。吕不韦独具慧眼,几次接触,便觉蒙武理事之能长于战阵,通军而能理事,不亦国尉乎。更有微妙处在于,蒙武对各方皆宜:与秦王嬴异人,有总角之交;与大军统帅及军中大将,个个笃厚;与国尉府吏员,素来相熟;与吕不韦本人,也很是相得。整肃军政,多涉机密忌讳事,虽有法度可循,然若无上下左右各方深信,便会生处诸多难以预料的周折。一个蒙武,使这宗异乎寻常的繁难新政,顿时变成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活棋。老蒙骜还真有些佩服这个商旅丞相了。
旬日之后,蒙武正式就任国尉。揣摩一番吕不韦的整肃方略,蒙武不禁倍感事体重大,立即全副身心忙碌起来。
当年立秋时节,吕不韦新政已经初见成效了。纠法与平冤两事,进展大体通畅,只有数十例疑难大案要在朝会公议了。令吕不韦大感意外的是,纲成君蔡泽竟在半年之中大体了结了最棘手的功臣王族案,与各方商议后上书秦王,竟无一人不满。其中最为朝野称道者,有六件事:
其一,重修商於郡之商君府,建商君祠,许民祭祀。
其二,昭雪武安君白起抗命之罪,建白起祠,行国祭。
其三,许甘茂遗族回归秦国,特许甘茂之孙甘罗入丞相府为属吏。
其四,王命正式尊奉华阳太后,不预国政,永享太后爵位。
其五,尊奉秦王生母夏姬为太后,改故太子府为太后宫,永为居所。
其六,阳泉君芈宸爵位如故,不拜实职,临机领事。
如此一来,吕不韦自觉紧绷绷的心大是舒缓。
目下,丞相府官署属吏已经整顺,处置寻常政务几乎不用吕不韦过问;唯一的大事,是不时与蒙武商议整肃军政的诸般难题。这一日刚从国尉府回来,西门老总事颇为神秘地匆匆禀报,说国君特命相国与家老立即进宫,说是一饮老酒。吕不韦思忖道:“不消说,定然邯郸赵酒也。”西门老总事惶惑道:“老朽何许人也,如何进得王城?还是不去为好。”吕不韦笑道:“王命见召,能不去吗?只怕老总事要做一回特使了。”西门老总事恍然醒悟,连忙道:“这如何使得。此事只怕非丞相亲自出马莫属。”吕不韦一叹:“老疾在心,难亦哉!回来再说。”
果然不出吕不韦所料,两人进宫礼数寒暄方罢,嬴异人直截了当地说,要在元年之期接回赵姬母子,想请西门家老实际操持,征询吕不韦如何接法最好?至于接人本身可行与否,嬴异人显然不想商议。
吕不韦思忖片刻说:“接人有两法,其一通过邦交途径以国礼接之,其二以商旅之名隐秘接之;以目下情势,若派特使恢复与赵国邦交,赵国很可能欣然隆重送人回秦。”嬴异人并无成算,只要吕不韦谋划接人回来便是。
吕不韦道:“秦赵邦交已经断绝十余年。据臣所知,赵国正在图谋与我复交。容臣谋划妥善之策,若能以王后母子归秦为契机,与赵平息恩怨,对秦未尝不是好事也。”
嬴异人连连点头,心绪大是舒畅。
一番侃侃,倏忽已是三更。吕不韦正要告辞,蒙骜风风火火大步进来,一拱手黑着脸愤愤然道:“禀报君上:斥候密报,小东周联兵诸侯,图谋夺我关外两郡!老臣请兵二十万,一举灭了这个老朽!”吕不韦心下一惊,摇摇手道:“小东周奄奄一息,如此蠢动必有隐情。我等须议定对策,不出兵则已,一旦出兵便要根除后患。”嬴异人霍然起身:“走!立即东偏殿商议。”
五更时分,将相两车飞驶出宫,没进了初霜薄雾之中。
[1]顾命,临终之命曰顾命。语出《尚书·顾命》。孔颖达疏:“言临将死去,回顾而为语也。”
[2]谒者,秦官职,掌传命。
[3]矫书,假托君命发布王书。语出《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矫以郑伯之命而犒师焉。”
[4]假相,代理丞相。吕不韦此时正职为太子傅,丞相为特书兼领,朝臣以例视作假相。
[5]少上造,秦军功爵位第十五级(共二十级)高爵。
[6]武断,语出《史记·平准书》,原指乡间豪富只以武势主断曲直。后引申为主观臆断。
[7]道理,语出《庄子·天下》:“是故慎到弃知去己,而缘不得已,泠汰于物,以为道理。”
[8]秦椒,调味物,并非后世传入中国的红辣椒。春秋战国时至少有三种椒:蜀椒、秦椒、胡椒。《齐民要术》录《范子计然》云:“蜀椒出武都,秦椒出天水。”然天水地名自西汉始(秦时为上邽),《范子计然》为春秋著述,疑地名有误,推测当在秦地无疑。
[9]一拃,秦地流传至今的古方言,拇指与食指最大限度张开的长度。
[10]兰陵,战国楚县,今山东苍山县兰陵镇。
[11]蜂蜜,中国养蜂至迟始于西周。《诗经·周颂·小毖》:“莫予荓蜂,自求辛螫。”春秋战国时蜂蜜已经是上层普及之物,用以浸渍食物果品或做单饮或入药治病。
[12]精身子,秦地流传至今的古方言,即光膀子。
[13]训辞:教导之言。语出《左传·僖公七年》:“君若绥之以德,加之以训辞而率诸侯……”
[14]训政,原意为国君训导政事。后世定制,太上皇传位后仍裁决大政或太后垂帘预政,称训政。
[15]见《商君书·赏刑第十七》。意为:曾经的功劳与善举,不能抵消后来的犯罪与过失,不能减轻应当依法给予的惩罚。此为商鞅的重要立法思想之一。
[16]见《吕氏春秋·不二·执一》两篇。“群众”一词,源出于此。曾有名寺佛家人士对作者释“不二法门”之意,说“不二”一词为佛家独创。不敢苟同。春秋战国之时,佛家于域外方始创立,秦始皇时方有僧人第一次进入中国之记载,独创“不二”一说,显是不实,唯不知佛家经典是否也持此说?
[17]见《商君书·定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