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8章 残局【5 / 5】

小说故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湣王惊恐、颤抖地求饶。

淖齿右手握着利刃,在湣王胸前划一道口子,左手伸出五指,抓住卷起的皮,“丝啦”一声,狠撕下来,潜王杀猪一般哀吼不止,吊在架上的身子活蹦乱跳。

淖齿让刀斧手学他的样,一块一块地剥湣王的皮,潜王声嘶力竭,不一会就只剩下滴滴哒哒的滴血声。

4

缕缕青烟冉冉升起。

烟雾后面竖着燕国始祖,先王灵位。灵前陈列三牲、宝鼎。原来被齐人夺走的宝物重器,均已运回燕国,今日全部摆在灵台上,以上告先祖先王。

燕昭王率众臣跪在灵台前,向列祖列宗泣道:

“不孝姬平得国以来,立志报先王之仇,雪亡国之恨,二十八年吊死问生,忍辱负重,二十八年励精图治、富国强兵。终得诸侯之助,起百万之师,直捣齐都临淄,诛杀昏王暴君,六个月下齐七十余城,被齐人所夺宝物祭器尽都收回。杀父醢叔之恨已雪,破国亡家之仇已报,国威重振,人心大快。今告于灵前,以慰列祖列宗。”

昭王告毕,与众臣拜了三拜,起来将香火插进香炉。然后对乐毅说:

“燕有今日之胜,全赖将军辅佐,寡人无以为报,唯封君之名位。”即拜乐毅为昌国君,体制同于小诸侯。

又搬出从齐国掠来的黄金珠宝、车甲珍玩,--赏给郭隗、邹衍等朝臣,和剧辛、盛庆等有功将领。

站在群臣中的毕成,见主人苏秦没被提起,就站出来禀道:&34;大王,苏先生知权谋而不知祸福。他月自己的牺牲,换来了燕国的胜利,大王应该隆重安葬于他,并给其子孙爵位和封邑。“

经毕成提醒,昭王立即降旨,赐苏奏之子苏代袭父爵位,封为武安君,并择日厚葬苏秦,以安抚壮士亡灵。

昭王还装了三车齐绢阿锦、三车珠宝玉器,携夫人赢姬,乘高车奔赴秦国咸阳,祝贺岳母宣太后的六十诞辰。

秦昭襄王利用母后六十大寿,大宴天下宾客和诸侯。楚顷襄王、赵惠王何、魏昭王、韩厘王、齐国代表韩珉,带着将军、宾客,携厚礼亲临咸阳祝寿。

宣太后见女婿、女儿送来的礼物,尽是从齐宫搜刮来的珍宝,不禁笑逐颜开,对昭王、赢姬赞不绝口。

南官张灯结彩,披红挂绿,笙弦迭奏,钟馨频敲,处处洋溢着节庆的欢乐气氛。

是夜,南宫灯红酒绿,觥筹交错。坐在宝座上的宣太后,示意秦昭襄王起来祝酒。

秦昭裹王代母后致欢迎辞并赐酒,各国君王、将军和宾客们,齐声共祝宣太后万寿无疆。

接着,秦昭裹王举起巨觞说:

”太后与寡人都非常感激她的女婿、寡人的妹夫燕昭王,他的成功的报复,终于把强大的齐国打垮。寡人还特别感谢齐国诸侯鼎力相助。没有你们的参与,就没有合纵伐齐的巨大成果。

“当然,寡人也不会忘记那个被处以极刑的苏秦,尽管他曾经强烈地反对我秦国,但他所做所为,实际上都是为了我秦国的繁荣、昌盛。他的”助燕弱齐“计划,为秦国除掉了齐国这个强大的对手。由秦完成统一大业的趋势,像东天的曙光一样,已出现在世人面前。让我们举起酒盅,为这一天早日到来祝福吧!&34;

各国诸侯、将军和宾客都举起巨觞频频相碰,互相说着祝贺的话,宴厅内杯声笑语,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只有燕昭王没有举觞,他望着觞中晃动的光影,五味杂陈。方才秦昭襄王的话使他惊醒,他发现,强大齐国的存在,是秦国东扩的最大障碍。齐国一旦衰败,剩下的楚、韩、赵、魏、燕,都不是秦国的对手。想起将来可能被各个击破的命运,他止不住打了个寒噤。

他后悔了,后悔自己心地狭窄、目光短浅,一心只想复仇,却没有想到复仇之后会打破东西的平衡。现在怎么办?他还能挽回个败局吗?

酒平半酣,宣太后向身边内侍递了个眼色,内侍领头称是,捧起一叠布帛,走到每一位诸侯面前发放约书。

“这是什么?”楚顷襄王瞪着醉眼问道。

“请我们吃酒,还发什么约书?”暴鸢不满地说。

诸候、将军互相询问,不知奏王发约书是何含意。

“大宴诸候还有一个目的。”秦昭衰王待宴厅稍微安静后,郑重地说:“就是要你们签署友好协议,大家共尊寡人为皇帝,尊太后为皇太后。化干戈为玉帛,结束旷日持久的争战,让天下百姓都过上一个安宁、祥和的日子。”

宴厅内突然变得很安静,仿佛的有的人都中了邪似的,但很快又“轰”地一声吵嚷起来。

“圈套,这是个圈套。”廉颇带头叫道,撕毁约书,狠狠地摔在地上。

“你们不能强近我们称臣。”魏昭王壮着胆说。

“我们宁可拼死,也不原尊秦为帝。”赵惠王年轻气盛,最不服秦国以老天自居。

“宁为鸡首,不为牛尾。”韩厘王嘀咕说了一句,将约书扔到一边。

楚顷襄王娶的是秦女,他不敢乱说,也没有力量说大话,只是用慌乱的目光在宴厅内扫来扫去。

燕昭王当机立断,密嘱剧辛连夜赶往齐国,命乐毅立即撤兵回燕,让齐国有个喘息机会。

剧辛趁乱悄悄地溜出宴厅。

“走,走!我们回去。”廉颇、晋鄙等将军鼓着。他们将约书揉成一团,扔在秦昭襄王的席座前。诸候们惊恐地退回原位,廉颇、暴鸢等军都抽出利剑护着他们的君王。

“如果你们不愿这样做,那就只好来一场生死拼杀了。”秦昭襄王故作轻松地说。诸候们愕然,将军们却不以为然。

“拼就拼,这年头谁怕谁啊?”廉颇嚷道。

“要拼杀,就要几百万,几千万地死人。”秦昭襄王警告地说:“你们为何不能平静地坐下来协商,非要动起刀兵,杀得尸积如山,血流成河呢?”诸候们都被秦昭襄王问住了。

“大王,你就别再费口舌了。”白起跳上几案,挥着长剑说:“人家要拼吧!杀他个天地翻覆,鬼哭神嚎,这天下就太平了。”

宴左内突然乱了起来,诸候的脸上都现出惧色。

宣太后见诸候如此反应,知道方才的试探失败了。统一的时机还不成熟,勉强做了也只会适得其反。她是个灵活务实的人,懂得笼络人心的重要性。她喝住白起,训斥道:

“你怎么老想着打打杀杀呢?难道这世上除了杀戮,就再也没

有其他办法了吗?&34;

”哀家大宴诸候,是想让大家都为秦国看一看。“宣太后微微动听地说:”看看秦国改令是不是畅通,律法是不是严明,百姓是不是安居乐业,国力是不是真正强大。看得佩服了,你们就会高高兴兴地来我秦国朝观了。“

宣太后这话语意缓和,诸候们都舒了一口气,宴厅内的紧张气氛也缓和了下来。

”不要再提这事了,你们痛苦地喝酒吧。“宣太后说着,转向秦昭襄王小声道:”王儿,我累了,要先回后宫歇息。“

秦昭襄王扶着宣太后,慢慢走下宝座。

各国诸侯、将军开怀畅饮,宴厅内的气氛又恢复宽松、热烈。宣太后边走边对秦昭王说:

”王儿,看来水不到,渠不成啊,我们都太性急了些。往后你要留心,多招些贤人谋士,才能完成你父王未完的事业。“&34;儿臣明白,“秦昭襄王恭顺地说:”儿臣定当谨遵母后教诲。“”你父王在们时,用过一个谋士叫张仪。他手下有两个徒弟,都非常有谋略。一个叫华成,张仪死后,毕成投到苏秦门下,协助助苏秦打败了齐国,成就了一番事业。还有一个叫睢子,姓范,名叫范睢,比毕成还能干。但不知他现在何处。如果王儿能找到,也许能帮助我们秦国早日实现先祖的梦想。“

秦昭襄王似乎想起了什么,却一时又捕捉不到。他只好将这件事牢牢地记在心上。

他返回宴厅时,各国诸候、将军都喝酩酊大醉,有的扑在几案上,有的到在席上打呼噜,宴厅内酒气薰人,鼾声一片。

秦昭襄王步出南宫,来到官外夯土台基上。台基离地面五六文高,平时这里居高临下,雄视四方。秦昭襄王站在台基上,仿佛站在崤山之颠。他向东方作半扇形的扫视,发现山东那六块土地,都在沉沉地酣睡着,他心里一阵狂喜。人们都在醉生梦死而他独醒,这太好了,他有机可乘了。

东方地平线上升起一片鱼肚白,这是黎明到来的前兆。他想起宴席上自己说的话,情不自禁地张开双臂,仿佛要热烈拥抱东天第一道亮丽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