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故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面将倾国精锐之兵尽付乐毅掌管,一面发出告四国君王书,约定本月中旬,大会济水之西,共商伐齐大计,
君臣忙碌之时,盛庆奔了进来,报说苏秦被齐王车裂,毕成已将尸首运回燕国,现在苏馆前请旨定夺。
骤然间如雷击了一般,昭王几乎站立不稳,乐毅、盛庆急忙上前扶住,君臣三人急急忙忙赶往苏馆。
消息传开,全城轰动。郭隗、邹衍、剧辛以及燕市百姓见了棺椁,无不震惊、流泪。
不一会儿,燕太后也在菡萏、季义搀扶下,颤颤巍巍地来到棺椁前。她欲扑上去,被赶来的燕昭王拦住。昭王扶母后坐在一边看着,苏秦的善后事务,他要亲自指挥处理。
毕成在地上铺了一张席子,将苏秦的尸首一块一块搬出来,轻轻地放在席上。因天气寒冷,有时还下雪,六块尸体全被冻成僵硬。昭王、乐毅、郭隗、邹衍、毕成等人都跪在席上,有的搬头,有的拿胳膊,有的装腿,好半晌才拼出苏秦完整的模样来。
毕成跪在昭王面前,求道:
“苏先生遭此劫难,全为了燕国复兴大业,小人求大王选派女红,用细线将苏先生的尸体缝连起来,穿上完整、干净的衣裳,运回洛阳安葬。”
“缝合肢体,就由寡人与大家一起来做。”昭王拭了拭泪水,说:“至于送回洛阳就不必了。苏先生已认我燕国为祖国,轩辕是他的始祖,他就是燕国人了。寡人想将他葬在燕山上,让他的精神永远激励燕人,慷慨悲歌,勇往直前。”
毕成伏地磕了一下头,没有再说什么。
旋娟和提嫫捧着针线走了出来,分给昭王等人,燕太后也要了一分。大家跪在席上,为苏秦缝合脑袋与四肢。
乐毅、剧辛分头去召集兵马,开始做出征前的准备。毕成与燕太后共同缝着苏秦的一只胳膊,毕成缝了一会,停了下来,心情沉痛地说:
“太后、大王,苏先生为了燕国的大业,只身前往齐国,吃尽了苦头,受尽了磨难。他用真正的忠诚,换取了齐王的信任,惹来了齐臣的忌恨,也曾遭到大王的怀疑。面对着两边不讨好、里外不是人的尴尬,他忍辱负重,毫无怨言地为着燕国、为着太后、大王而奔命。他对齐国和天下的不忠不信,恰恰体现了他对燕国的忠信。大王能明白这种信与不信,忠与不忠的相反相成的道理吗?&34;
”明白,寡人现在明白了,苏先生不信于天下而为燕尾生啊。“昭王含泪点头说。
”大王能明白这其中的道理,苏先生死而无憾了。“毕成再次对昭王磕头,说:”苏先生以粉身碎骨来成全他的诚信,这种人格精神是亘古未有的,小人跟他多年,也仅在这两年才逐渐明的须臾的偷闲。他派遣苏先生打入齐国内部行反间之计,终于策动了五国合纵,苏先生还以他的鲜血和生命,贡献给我始祖轩辕。现在,全国上下同仇敌忾,士气高涨,乐毅将军就要率军出征,他诚恳祈求先祖先王降下神威,庇佑燕军打赢这场伐齐大战。
念完誓词,昭王把手中的帛书与香火一同点燃,投入巨鼎之中,众臣也把自己手中的香火投了进去。鼎内火焰腾地升起,接着化为缕缕青烟,袅袅娜娜地溢出庙外。
昭王率领文武大臣来到太庙外的平台上,只见旌旗密布,车马分排,令严而悄不闻声,气壮而满场生威。昭王与众臣大喜,都称赞乐毅练出了一支强大的军队。
乐毅请昭王检阅三军,昭王坐上高车绕场一周,然后从中间甬道通过。
三军将士齐声欢呼,举起落下的戈矛剑戟,如海浪一样汹涌澎湃,昭王看见巨大的棺椁,心里生起悲壮威武。他叫来毕成,要毕成向三军将士细说苏秦为国献身的故事,以激励将士奋勇杀敌。
毕成头上扎着白绸,身上披着白麻,他来到棺椁前,向台下燕兵燕将说起了苏秦的忠诚与坚毅。到动情处,声泪俱下,千千万万个燕军将士无不唏嘘。他们情不自禁地呼喊起来,刹那间广场上滚动着万钧雷霆。
昭王为赫赫军威所震撼,心里翻腾着阵阵激情,大声地说:“寡人与齐国积怨至深,杀父之仇不共戴天,这种血海深仇,寡人已积压了二十八年。今天,报仇雪恨的日子到了,上天将灭亡齐国的机会送到我们面前。寡人希望你们奋勇当先,杀过济水,直捣临淄,吞并田齐;为先王报仇,为苏先生报仇!&34;
三十万燕军将士跟着喊道:
”直捣临淄,吞并田齐;为先王报仇,为苏先生报仇!&34;
喊声惊天动地,誓辞气壮山河。
昭王命郭隗、邹衍搬出珠宝,大赏燕军将士,又抬来一桶桶水酒,放在各营各队面前。昭王抱着酒坛亲自为乐毅、剧辛、盛庆等将斟酒,各营各队长官也学着昭王的样,为士卒们--倒酒,广场上四处响起哗啦哗啦的倒酒声。
酒都倒好,昭王喊了一声:
“为你们壮行,干了这盅酒!”一仰脖子率先喝下。全军上下一齐干杯,那咕噜咕噜咕噜的吞咽声响成一片,犹如溪的奔流,河的喧腾,大海的涛声。
昭王一扔陶碗,喊道:
“出发!&34;
三十面巨鼓同时擂响,雷鸣般的鼓声震得壮士热血沸腾。上将军乐毅率先跨上骏马,巨幅帅旗紧随其后,接着三十万大军紧紧跟上,势不可挡地向着济水之西推进。
与此同时,秦国大将白起、赵国大将廉颇、魏国大将晋鄙、韩国大将暴鸢,各领十万大军,如期赶到济西与燕军会合。五国联军共推乐毅为总指挥,组织起八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杀向齐国。
济西告急的军情密报,雪片一般飞到齐潜王案上,吓得齐潜王魂飞魄散,空白的脑子半天转不出一个主意。他气急败坏,一个人在朝堂上狂叫怒喊。这些年来,他把所有忠于他的人都赶尽杀绝,留下来的那些唯唯诺诺的宠臣们早作鸟兽散。危急关头,他找不出一个谋士为他排忧解难,他真正地成了一个孤家寡人。他想起苏秦,要是苏秦还活着那该多好。
然而一切已成过去,他只能靠自己去战胜眼前的危难了。他命令抱病在床的田触将军前来听旨,他要田触调集全国军队主力,沿济水设置防线。
”大王,齐军连年征讨,本已疲惫不堪,厌战情绪强烈,士气极为低落,臣担心。“田触苦着脸说。
”担心什么?快快领兵击退五国之师,此战只能取胜,不许打败,否则掘你祖坟。军士作战不力者,杀无赦!&34;
田触害怕湣王降罪,勉强受命点起十万精兵,奔赴济西布防。他想以济水为天然屏障,与五国之师作一次背水之战。但是,他又害怕五国联军,只在济西深沟壁垒,不敢与乐毅正面交锋。
乐毅看出田触临战怯阵的心理,下令五国联军发起猛烈进攻。齐军禁不住乐毅正面攻击,便沿着济水向北、向南逃窜。
齐军还没逃出一舍之地(每舍三十里),北边遇到秦军强有力的堵截,死伤大半。没有死的就往回逃。南边遭到魏韩联军伏击,死伤三分之二,剩下一些残兵败卒也往回奔命。
南北两股齐军刚刚会合,乐毅又发动猛攻。齐军抵挡不住,纷纷逃出壁垒,跳进济水想往东撤退。湍急的济水,一下子冲走、吞没了许多齐军将士,一些未遭灭顶的士兵纷纷泅回岸上,成了燕军的俘虏。田触见大势已去,不敢回京缴旨,只身逃脱,不知去向。
前来救援的田达将军,率领十万大军赶到济水东岸,看见部分齐兵从河对岸逃了回来,便收拢整队,重新编入自己的队伍。他发现五国联军声势浩大,他的十万兵马不是对手,便决定退兵,退守临淄保卫国都。
秦、赵、魏、韩各自分路进攻齐国的高唐、博陵、阿地、麋丘等地,攻下边城十几二十座。乐毅则独领燕军长驱直入,一路势如破竹,直逼临淄。
齐湣王闻报,仿佛五雷轰顶,惊得两眼一片昏黑。烦乱的心神尚未平静,田达又将乐毅的伐齐檄文揭了回来,看得他肝胆惊裂,魂魄飞散。
那檄文历数愍王滔天罪行之后说:
&34; 燕国兴兵,只在捕捉齐王,偿还其父辈血债,与齐国军民毫无干涉。无论兵将投诚效用,还是百姓保境自安,尽都欢迎,断无扰犯。有能擒获齐王或斩其首级来献者,赏以千金,封万户侯。檄文传告,决不食言。“
湣王看得目瞪口呆,拿檄文的手抖个不停。他一会儿想这些齐兵齐将俱是虎狼,往日自己不曾加给恩惠,倘若有变如何是好?一会儿又担心身边的人都靠不住,万一因财害命,砍了他的头去领赏,岂不死得冤枉?
思前想后都觉得临淄已非久留之地,他命内侍找来夷维、韩珉和公玉丹商量对策。夷维心不在此,只想着如何把财宝赶快转移出去。韩珉原为秦王好友,自然要暗中支持白起来伐齐。公玉丹新任司寇,资历较浅,肚子里没有多少谋略。因此议了半天,议不出一个好主意。
潜王非常失望,他现在只有逃跑一条路了。他命公玉丹立即前往楚国求救,以淮西之地作交换条件,只要楚国出兵救齐,齐国割让淮西予楚。
公玉丹奉旨走后,潜王将兵马、国事全部托付给韩珉,命韩珉与田达将军密切配合,共同坚守临淄。
午夜时分,湣王带着夷维等数十个官员、侍卫和几十车黄金珠宝,打开北门,摸黑逃往卫国。
乐毅率军乘胜前进,一路歼灭败退的齐兵,不几天就攻到临淄城郊。韩珉害怕与城俱焚,主张撤出城去。田达考虑到燕军气盛,如果坚决抵御,必发狠攻城,到头来士卒殉国,百姓遭殃,都城还要化为废墟,因而同意韩珉的主张,收拾兴图档案等贵重物品,装了几十辆马车,于当天傍晚,撤出都城向南逃去。
燕军进城,临淄陷落。
3
齐潜王一路奔逃,一路不断接到消息:兵民离叛,临淄失守,乐毅十日连下二十几城,齐国大半城池尽入燕人之手。湣王听了不禁痛心坠泪,口中喃喃不知所云。夷维等一班人劝他保重龙体,等到了卫国再作打算。
一日来到卫国都城濮阳,卫君亲到郊外迎接。把正殿让给潜王居住,一切供应都特别周到。但湣王平素骄矜惯了,一到朝堂就端起天子的架子,随从的一班佞臣,又都不知机变,结果得罪了卫国大臣。他们暗中派人抢走了潜王的辎重,撒去了太牢礼乐,三天不供应饮食,饿得潜王、夷维等人头昏眼花。
湣王又恼又愧,更怕卫君算计自己,便与夷维等几个心腹连夜逃走,宛如丧家之犬来到鲁国边关。
鲁君派使者出城迎接,滑王以礼相待,谦虚得多了。但夷维还想抖一抖威风,他问:
“你们准备怎样招待我们的国君?&34;
”我们将奉牛、羊、猪各十头,以隆重的礼节热情款待。“鲁国使者答道。
夷维很不满意,教训地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