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7章 卖女不成【3 / 4】

雯风而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张小米和元宝吃的那也是头不抬眼不睁,元宝吃的急,忍不住一边咳一边往嘴里塞,万叶子心疼的直给他拍背。

张老汉虽然尝过了,但还是没忍住又来了三个。

一把年纪的人土都埋半截了,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忍不住低低啜泣起来。

他这一哭其他人也都被感染的红了眼眶,张老汉热泪盈眶看向她“丫儿大父对不住你,大父为了口吃食要卖了你,也对不住你嘞!如今有吃的嘞,丫儿大父不卖你嘞,往后呐你就好好在家待着,陪着俺和你大母。”

李桂香哭的更厉害连连点头“是嘞,君舅说的是!”

她微微低垂着头没说话,值日点了点头。

张老汉话锋一转“这夹人虫子能吃的事呐不能叫别人晓得,打今个开始咱们晚上回海边挖虫子。”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他家还有两儿子没吃上嘞,村里人要都晓得了哪里还有他们家的份。

两个息妇忙点头她们也如此想,就这样卖兰花的事就不作数了。

不过村里还是有不少人要卖娃儿的,里长已经去找过县丞了,县丞隔了几日后派了官牙人来了。

村里被卖的娃儿集中在一起,官牙人挑挑拣拣。

一个娃儿一千钱,不分男娃女娃,不过活契是一两,要是签了死契那就是三千钱。

一千钱在现代相当于一千块钱,价格不算便宜,但官牙也不是啥样的都买。

那要看看牙口、皮肤、长相,能被挑中的还真不多。

村里人不少看热闹的,被卖的人家哭哭啼啼让人看着心酸难受。

最后几十个孩子被挑中了十几个,被选中的人家情绪复杂也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

孩子被带走那一刻场面那叫一个生死离别,孩子死死拽着爹娘的手哭着不想走,好些个妇女哭的撕心裂肺最后都晕厥过去了。

她站在人群后,看着这样的场面心里说不出的烦闷,这就是现实生活的无奈,谁又愿意卖孩子呢?生活所逼不的不卖。

两日后张大顺哥俩回来了,不用王婆子嘱咐万叶子就赶忙煮了十几只螃蟹给哥俩。

张大顺原本还奇怪怎么兰花还在家,可当他和老二吃到了海虫子后,那是啥都问不出来了,一门心思只有狼吞虎咽了。

当天晚上哥俩跟着张老汉去海边抓海虫子,这时候的螃蟹其实真挺多的,石头下面基本上扒开就有。

尤其是退了潮那岸上可老多了,她还没告诉他们蛤蜊也是能吃的。

反正他们去抓螃蟹她就默默的跟着去,张老汉最近对她那是和颜悦色,不管她要干啥都是不拦着的。

连带着张大顺对她都难得显露一点父爱,黑漆漆的夜借着月光他们找他们的,而这样的夜色就太适合她往空间里装大量的螃蟹和蛤蜊了。

这螃蟹有一点不好,扔在竹子楼里它会四处乱爬,如果有容器蓄上一些海水就再好不过了,或是这要是河蟹那就更不用愁了,直接扔进荷塘里。

每每想到这些螃蟹没地方存储她就犯愁,想想空间竹林里那些巨龙竹,如果当容器那不比缸小。

她还是需要锯齿,有锯齿她就会有容器,那螃蟹和蛤蜊再多她都不愁了,也不知道怎么才能找机会去趟城里。

“大兄,这夹人虫子能换粮食不?”张大安哈着腰寻找突然问出这么一句。

张大顺听这话想了想“这可不好说,咱们不晓得这东西城里人吃不吃嘞?”

”大父,咱们带些去城里看咋样?要是真有人喜欢吃这东西,咱们还能换点粮食呢!”去城里那可真是正中下怀,她要想办法哄着张老汉去城里。

张老汉弓着的身子直了起来,手握成拳敲打着腰“去城里?这夹人虫子怕是没人吃嘞,那些兵爷都没捡过嘞,就是李工头都不认识这虫嘞。”

张大顺哥俩点头认同“是嘞,这虫子能吃李工头哪会不晓得嘞?”

她撅着嘴不知该如何劝说,绞尽脑汁想了想后对着张老汉道“大父,咱们可以煮几个海虫把肉拿出来,到时候给人尝尝”

张老汉紧皱眉头还是觉得没必要去城里,那城里达官贵人太多了,他们这些泥腿子去了一不小心得罪了谁张老汉不敢冒险。

她急得直跺脚“大父,咱们去城里要里长外翁给路引么?”

张大安插话“听里长说,咱们在榆关外城,那些有钱人家都在内城住着嘞,咱们进内城是要有礼长的路引嘞。”

路引,路引,没有路引简直就是寸步难行!她简直要抓狂了!

妈蛋的,想挣点钱怎么就这么难?这该死的封闭朝代,该死的没有人权,没有自由!

不行!她不能坐以待毙,既然张老汉不想冒风险,她就自己想办法。

当天晚上满载而归,而她这一夜辗转反侧,一直在想如何能去一趟城里。

家里有了螃蟹后,张老汉、王婆子、张大顺哥俩干脆都待在家里了,海边上工只有万叶子和李桂香,连孩子也不去了。

不过已经入秋了,张大顺哥俩每天还是要去北山是柴火的,不然到了冬天扛不住。

她是唯一一个不愿意在家待着的,每天跟着两人去上工,目的就是多找点螃蟹、蛤蜊。

海带这东西要赶上大浪冲上来,她又不能跳进海里去捞。

月中里长突然召集大家,询问有没有要去城里采买过冬的?

别说还真有几户人家手里存了点东西,想着去城里碰碰运气。

她再次游说张老汉去一趟,张老汉死活不乐意,被她缠的烦的竟直接让她带点螃蟹跟着里长进城去!

这天上掉馅饼的事“哐当”!就这么砸了下来,她很惊讶,想问张老汉这么放心她一个十了岁的孩子去么?

她转念一想,没有路引怕是她出城都费劲,难怪张老汉不担心,他可能觉得有里长在她丢不了?

反正她是开心的,能去城里她兴奋的一宿都没怎么睡。

第二日礼长带着为数不多的十几个人,加上一个小小的她步行了不到半个时辰就到了内城门口。

这内城比起外城管的并不严格,两个士兵站在城门口,过路人只出示路引就放行了。

这比起外城可真是宽松不少,这城门也没有外城那么高大壮观。

这内城与外城的城墙连为一体,好像巨大的正方形。

外城一道大城门,内城一道小城门,外城的城墙高大有烽火台,城墙上有士兵巡逻。。

内城的城墙矮一些,就是一面长长的墙,暗红色朱漆大门不到两米,甬道也很短。

不过进来之后却是别有洞天,城里与城外真是天与地之差。

以前看电视里的古代建筑没觉得多好,可她在这个朝代生活一年后,见惯了大山、田地、泥草屋、破补丁的衣服、黝黑干瘦的村民……

突然见到鳞次栉比,一排排二层木制小楼跃入眼前,她心扑通扑通跳的厉害,颇有一种从农村进入大都市的感觉。

路上行人穿着虽然普通,颜色大多是麻衣本色,可衣服上很难看见补丁。

沿街叫卖声不绝于耳,蒸腾热气时不时从某一家食铺门口传来,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但孟老汉并没有在这趟街停留,而是带着他们往左侧拐,走了大约两刻钟后,来到一处喧嚣热闹的菜市。

说是菜市她看着也不像,更像是一处大杂烩,卖鸡鸭鹅狗、青菜、米面、衣服鞋袜、布料、大酱、箩筐、陶罐、碗杯碟子、铁锅、锯齿……长长的一条街看不到尽头,真是应有尽有,置换交易的声音此起彼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