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137章 太后春心撩皇叔 淮堰秋水溃梁军【3 / 4】

安可儿妙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心不齐,再好的计划也白搭。

魏胡太后听说崔亮作战无功,心里明白这些将领们各怀心思。

她当机立断,提拔吏部尚书李平为镇军大将军,兼任尚书右仆射,派他率领两千步兵骑兵火速赶往寿阳。

“李爱卿,”太后在朝堂上对李平说,“此番前去,你全权节制诸军,务必严明军纪。”

李平躬身领命:“臣定不负太后所托。”

到了寿阳,李平立即召见李崇。

两人在军帐中密议。

“李将军,”李平指着地图说,“我军当水陆并进,全力攻打硖石。

同时还要催促萧宝夤进攻淮堰。”

李崇皱眉道:“崔亮那边恐怕”

“不必多虑,”李平打断他,“太后给了我专断之权。”

就在此时,传令兵匆匆跑来:“报!

萧将军部将刘智文已渡过淮河,连破梁军三座营垒!”

李平拍案而起:“好!传令下去,加紧进攻硖石!”

与此同时,梁朝这边也动作频频。

左卫将军昌义之奉命救援浮山,却在半路接到新命令。

“将军,”副将王神念展开诏书,“陛下命我们改道去救硖石。”

昌义之叹了口气:“硖石那边情况如何?”

探马来报:“魏将崔亮派崔延伯在下蔡设防,他们在淮河上架起了十几道浮桥,我军难以突破。”

昌义之握紧拳头:”传令全军,暂驻梁城待命。”

硖石城外,战况激烈。

李平亲自督战,魏军攻势如潮。

“报!外城已破!”士兵飞奔来报。

李平大喜:“赵祖悦呢?”

“已经出城投降。”

李平冷笑一声:“带上来。”

赵祖悦被押到帐前,李平二话不说,挥手道:“推出去斩了!”

攻克硖石后,李平又转攻浮山堰。

这时崔亮却称病请辞。

“崔将军这是何意?”

李平在军帐中怒拍桌案。

参军小心翼翼地说:“崔将军说旧疾复发,已经带兵回洛阳了。”

李平气得脸色铁青:“临阵脱逃,该当何罪!”

回到洛阳,朝堂上争论不休。

“崔亮违抗军令,理应处死!”

李平在殿上据理力争。

崔亮不甘示弱:“李平公报私仇,排挤异己!”

胡太后看着剑拔弩张的两人,叹了口气:“两位爱卿都立下战功,此事就此作罢。

崔亮改任殿中尚书吧。”

这时,侍从呈上一封密信:“太后,萧将军送来梁主的劝降书。”

太后看完信,微微一笑:“传旨嘉奖萧宝夤,命他坚守边防。”

与此同时,杨大眼也按兵不动,只在荆山一带驻防。

“将军,我们不进攻吗?”副将问道。

杨大眼望着远处的梁军旗帜:“太后有令,静观其变。”

就这样,魏梁两军在淮河两岸形成对峙之势。

梁人终于能全力修筑淮堰了。

天监十五年四月,大功告成。

这淮堰长约九里,上宽四十五丈,下宽一百四十丈,高二十丈,气势恢宏。

堰上种满杞柳,军垒散布其间,俨然一道铜墙铁壁。

有人向康绚献计:“淮河乃四渎之一,本是上天用来调节水势的。

长久堵塞,恐怕不妥。

不如开凿一条湬渠,引水东流,让水势缓和,这样淮堰才能长久稳固。”

康绚听了,觉得有理,便命人开凿湬渠,引水东注。

同时,他又派人到魏国散布谣言,对萧宝夤说:“梁人只怕你们开湬放水,根本不怕野战。”

萧宝夤正为水患发愁,一听这话,信以为真,立刻下令开湬北注。

谁知水势分流后,水位依旧不见下降。

魏将李崇见状,赶紧在硖石戍间架桥疏导,又在八公山东南修筑魏昌城,作为寿阳的屏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