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338章【1 / 1】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原来如此,看来你若效忠的齐国公也不是什么大隋忠臣呀!”

祖君彦哈哈一笑:

“若齐国公是大隋忠臣,就是借我祖君彦十个胆,也不敢去投奔于他。”

杜伏威想想似乎也是这个道理,毕竟因为一句“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杨广可是恨祖君彦胜过恨李密。

若是秦昇真是大隋忠臣,只怕祖君彦早就被他交给杨广千刀万剐了。

虽说他已经快被祖君彦给说服,但他心中依旧有顾虑:

“先生和齐国公又如何保证,我杜伏威若是归降朝廷,朝廷不会杀我。”

祖君彦闻言忍不住哈哈一笑:

“杜总管与其问我,不如看看窦建德如何。

他自从归顺朝廷之后,朝廷既不要求他入朝,也不要求他送子女到京城为质,更不用他上交兵权,上缴赋税,只要求他不再反隋即可。

若是杜总管愿意归降朝廷,齐国公可以上书天子,就依窦建德之例安排。

最重要的是,只要杜总管归降朝廷,便跟王世充一样都是隋臣,即使王世充再对杜总管虎视眈眈,也不敢轻易动手。”

杜伏威听完虽说并没有立即表态,但眼神却很是意动。

因为祖君彦虽说没有像武士彟一样给他许诺了一大堆官职,但开出的条件不可谓不宽松,对他并没有任何约束。

换而言之,他将来若是再对隋朝不满,随时都可以再次起兵反抗。

可归降朝廷给他们江淮义军带来的好处却是实实在在的,可以帮他们摆脱眼下王世充对他们的威胁。

杜伏威的神色变化辅公祏看在眼里,内心不由升起一阵警惕。

因为他心中很清楚,虽说隋朝给杜伏威开出的条件很宽松,也能帮他们江淮义军暂时摆脱王世充的威胁,可一旦杜伏威公开归降朝廷,便是彻底放弃了天下义军之首的名头,很难再去拉拢和联合其他各路义军。

即使将来杜伏威重新起兵反隋,也很难再得到其他义军的支持,反复认为他反复无常,不可相信。

想到此处,他丝毫没有犹豫,当即站起身劝阻杜伏威道:

“总管,我们与朝廷作战多年,不知有多少弟兄死在官兵刀下。

如今总管若是打算归降朝廷,只怕下面的弟兄一时半会儿很难接受得了。”

虽说知道辅公祏说的都是实情,可杜伏威却是看了他一眼,随即淡淡说道:

“若是有人对此不满,便让他来找我杜伏威,我可以给他一万兵马,但他要提着王世充的人头回来见我。”

辅公祏一时之间无言以对。

毕竟哪怕是他辅公祏亲自出马,也不敢说一定能击败得了王世充。

眼见辅公祏没有不再言语,杜伏威也不再犹豫,当即对祖君彦道:

“有劳先生回去跟齐国公说一声,就说我杜伏威愿意归降朝廷,只要朝廷不再为难我江淮义军,我杜伏威绝不再与朝廷为敌。”

祖君彦闻言不由摇了摇头,笑笑道:

“方才在下已经说了,我来见杜总管是齐国公的意思,朝廷并不知道此事。

既然杜总管答应归降朝廷,何不自己上表请降,以示诚意呢?”

杜伏威沉吟片刻,最终缓缓点了点头道:

“好,我写便是了。”

“总管三思呀!这一降可就没有回头路了!”

明知杜伏威心意已决,可辅公祏却还是想做最后的努力,力劝杜伏威不要一失足成千古恨。

可杜伏威却深深看了他一眼,随即淡淡说道:

“我意已决,若是有弟兄不能理解,可自行离去,我杜伏威绝不阻拦。”

辅公祏明白杜伏威的意思,虽然没有再说什么,可嘴唇却几乎要被他咬出了血。

祖君彦看在眼里,似乎明白了什么,却同样什么都没说,只是眼神看起来颇有深意。

……

待送走祖君彦之后,辅公祏、阚棱和王雄诞也要告辞而去了。

杜伏威表面上并没有挽留三人,但却趁着辅公祏没有注意,暗暗给两个养子阚棱和王雄诞使了一个眼色。

阚棱和王雄诞心知肚明,表面上跟着辅公祏一起离开总管府了,可刚一分道扬镳,便立即从绕道去了总管府后门,偷偷从后门进入总管府去见杜伏威。

杜伏威见到阚棱和王雄诞,也不废话,直接告诉他们自己打算任命他们二人为左将军和右将军,分掌江淮义军。

阚棱和王雄诞闻言不由心中暗暗一惊,因为之前一直是辅公祏在执掌兵权,杜伏威此举分明是要架空他。

他们虽然觉得此举有些不妥,但出于对杜伏威的忠心,他们并没有劝阻,只是当场领命表忠。

杜伏威也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眼神变得越发凝重。

之前他念及年幼时的旧恩,一直视辅公祏为兄,什么好东西都愿意跟他分享,哪怕是权力和兵马都不例外。

可今日辅公祏的举动,却让他对此很是寒心。

他不是不能接受辅公祏的劝告,但他绝不能接受辅公祏以分道扬镳来威胁自己。

而且经过今天的事,他也猛然意识到,辅公祏如今在江淮义军中的威望已经不再他这个首领之下了,若是他真要因为自己归降朝廷而跟自己各奔东西,不知有多少将士要跟他走。

为了不使自己一手创建起来的江淮义军分崩离析,他唯有架空辅公祏,分走他的兵权,哪怕辅公祏要因此跟自己恩断义绝也在所不惜。

就在他心情因为此事而变得异常沉重之时,王雄诞却似乎想到了什么,忍不住出言提醒他道:

“义父,如今住在驿馆内的唐朝使者该如何处置?要不要……”

说到这儿,王雄诞暗暗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用意不言自明。

毕竟若是决定归降隋朝,唐朝使者的人头无疑是最好的投名状。

杜伏威低头想了想,而后还是摇了摇头道:

“凡事不可做得太绝,派人礼送他离开历阳吧。”

(冷知识:现在是公元620年,某女624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