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四百三十八章 新政开始,富商都疯了!【3 / 3】

姜阿山小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们四处放风,绘声绘色地宣扬股市如何日进斗金,购置股票又将如何带来令人瞠目的暴利。

《大明日报》的宣传攻势自然从未停歇,日复一日地鼓吹着股市的诱人前景。

然而,总有些人偏爱“小道消息”的神秘与刺激,对官面文章嗤之以鼻。

朱允熥深谙人心,索性投其所好,命探听司将这些传言编得更生动、更可信,恰到好处地撩拨着乡绅豪商们蠢蠢欲动的心弦。

而且,一份股票价值不菲,穷鬼们可没有能力参与,这是专属于“乡绅豪商”的财富盛宴。

据说,也是陛下对广大士绅的“补偿”!

在这股愈演愈烈的造势之下,乡绅豪商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恨不得在接下来的风口上大干一场,大量购入那传说中的“股票”。

期待如烈火般在他们胸中燃烧,日复一日地堆积,终于迎来了高潮。

金陵证券交易所庄严揭牌,大明第一批股份制公司正式上市。

那一日,锣鼓喧天,人声鼎沸,首次登台亮相的公司名单令人目不暇接。

大明百货集团、大明进出口贸易公司、大明发展银行、金陵新医药公司、金陵珠宝公司、商业出版印刷公司、大明农业技术公司、大明建筑集团、大明粮食集团、大明道路集团、金陵城市投资公司、新印象房地产集团、大明工业集团、申城造船集团、大明蒸汽机公司、大明军工集团、大明投资集团、大明保险集团、大明环境保护集团……

这一连串名字如星辰般璀璨,熠熠生辉!

这些公司,皆是朱允熥殚亲自甄选出来的。

上市的目的何在?

自然是为了聚拢资金。

说得直白些,就是要将那些豪绅地主的银子“收归囊中”,用以兴办工厂、创建企业、开设公司,从而推动大明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

上市的本质,便是奔着敛财而去。

凡是发展所需资金的领域,便相应设立公司,为其募集资本。

这其中,有些公司早已财源广进,利润丰厚。

例如金陵珠宝公司,凭借贩售翡翠珍宝、古玩字画,早已赚得金银满仓,富得流油。

然而,在朱允熥眼中,这远远不够。

他雄心勃勃,决意将这种专割富人“韭菜”的买卖推广至全国各大繁华都市,开枝散叶,遍地开花。

而要实现这一宏图伟业,募集资金自是重中之重。

至于公司营业所赚的钱,可以收归国库,用作他途。

另有一些公司,则尚在襁褓之中,成立时日尚短,盈利尚无踪影。

说穿了,不过是先搭起一个空壳,虚张声势罢了。

计划是待上市募集到足够的银两后,再徐图发展,逐步壮大。

然而,这一切并不打紧。

股市的精髓,从来不在于眼下的盈亏,而在于能否编织出一个动人心魄的故事,勾得投资人甘愿解囊掏银。

朱允熥深谙此道,早已运筹帷幄。

上市当日,金陵城内万人空巷,热闹非凡。

证券交易所门前人头攒动,挤得水泄不通,别说抢购股票,就连一张进入交易所大厦的门票,都被炒到了十几两银子一张的高价。

即便如此,仍是有价无市,求购者趋之若鹜,却无从入手。

更多人只能聚集在交易所外的广场上远远观望,分享这盛况的余波,甚至连广场都挤不进去,被迫在外围翘首张望,艳羡不已。

这一天,朱允熥以大明皇帝的身份,亲临金陵证券交易所,敲响了开市的大钟。

钟声悠扬激荡,回荡在金陵上空,昭示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

此时的天下,还远非后世的信息社会,股票并非电脑屏幕上的一串数字,而是实实在在的纸质凭证,精心印刷而成,带着几许墨香。

为了防患于未然,朱允熥早早命姚广孝暗中布置人手,备下资金,准备在必要时进行“托市”。

若无人问津,便由自己人暗中操作,左手倒右手,硬生生将这股热潮掀起来。

然而,事实证明,他的这份谨慎纯属多虑。

那些公司的股票甫一亮相,便如烈火燎原,瞬间被抢购一空。

交易所内人声鼎沸,银票飞舞,豪绅商贾们争先恐后,唯恐落于人后。

那场面之火爆,远超朱允熥的预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