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三百七十五章 文明礼义之邦!陛下有旨!【2 / 4】

姜阿山小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清溪县能成为“诈骗犯之乡”,就是在这种相互影响、相互带动的环境中逐渐形成的。

在这个过程中,各种吹嘘和炫耀自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将人性的恶,毫无保留地释放了出来!

正因如此,他们的亲人对这些“人贩子”在外面做的恶毒事,自然都有所耳闻。

纪纲敏锐地抓住这一点,命人将这些口供全部详细记录在案,再让他们签字画押。

此时,在清溪境内的“人贩子”本身数量并不多,大部分都外出“赚钱”去了,所以收押的主要是“人贩子”的家人。

这些家人的供述,如同打开罪恶之门的钥匙,提供了大量极为关键的证据。

……

几日后。

魏镇刑望着堆积如山的供词,满脸堆笑,大拇指高高竖起,语气中满是谄媚:

“纪大人,您可真是神通广大啊!”

“这般棘手的案子,换做旁人,怕是数月都摸不着头脑。”

“大人竟在短短数日内,就审理得清清楚楚。”

“实在是令下官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虽存巴结之心,可心底对纪纲的钦佩也是真真切切。

此案规模浩大,牵涉人员众多,犯案地点还不在清溪县境内。

换作他人来查,大概率忙活数月都仍是毫无头绪。

可纪纲不同,以雷霆手段封禁县衙,隔离审问所有衙役、官员。

很快便找到了突破口。

接着,又“查抄”清溪的富户。

短短几天,便将一切查得水落石出。

从那些“人贩子”家中,搜出了大量钱财。

那些皆是他们贩卖人口得来的“血腥钱”,被纪纲派人尽数抄没。

有的金银财宝,被

藏在家中隐秘的地窟里。有的则存进了大明银行,只留一张存折在家中。

毕竟,大明银行尚未实现实名制存款。

这是因为没有电子信息核验系统,实名存款就是不可能实现的。

否则,存钱和取钱便都只能在本地固定的那一家分行里。

而无法在甲地存款,乙地支取。

因为乙地没有存户的身份信息,无法骇验实名身份!

为了方便存取,如今的大明银行,都是认存折不认人的。

银行有做特殊的防伪标记,可以核验真假。

任何人拿着汇票存折,在大明境内的任何一家分行,皆可“凭票领钱”。

这极大的方便了商贸往来。

但各种“黑钱”,也被肆无忌惮的存进了大明银行。

钱莫贪是因为思想观念相对陈旧,心底里还是不信任大明银行,才挖坑埋银子。

但“人贩子”们都能远赴南洋做“猪仔”生意了,相对而言,思想上自然更能接纳新鲜事物。

大量钱财便被他们存进了大明银行。

仅凭存折便能取钱,这帮人自然有恃无恐。

但在官兵的威严震慑下,“人贩子”的家人还是乖乖交代了藏钱之处。

魏镇刑原本最担心清溪百姓聚众闹事,也并未发生。

纪纲一边张贴告示,一边派人敲锣打鼓地宣告:自己是朝廷的钦差,奉朝廷之命,查办大明百姓被拐骗、绑架至暹罗、蒲甘等地为奴一案。

只要未曾涉案、未曾参与其中的无辜百姓,一律不会受到牵连。

不仅如此,纪纲还从抄没的钱财里拿出一小部分,遍赏清溪百姓。

只要没参与“人贩子”的恶行,也不是其家人,且未从中获益,每人都能领到一笔小钱。

钱虽不多,公开说法是赞赏他们“出淤泥而不染”,品行高洁,特予奖励。

同时,鼓励他们与“作恶多端”的“人贩子”划清界限。

这些人坏事做尽,败坏了清溪的名声,必须予以严惩。

只要知晓他们的恶行并向官府举报,都能获得奖励。

每有人来领钱,便会听到这番话:只要举报,就能获得更多赏钱。

很快,便有人带头举报。

别看那些“人贩子”平日里在家乡装出一副“大善人”的模样,可做的事丧尽天良,清溪百姓中,不少人都耻于与他们为伍。

只是不愿惹麻烦招惹他们,只能平时尽量不与他们往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