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1134章 关国华知道了消息【1 / 1】

五缕烟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自己前往河东省,目前只确定了乔巧这个省委秘书长,到河东省后,如果再重新选定一个秘书的话,又要一个熟悉和了解的过程,肯定是方晓晓用起来更顺手一些。

但方晓晓是愿意随同自己前往河东,还是继续留在中南?徐雨萌也觉得很有必要找方晓晓谈谈。

正好方晓晓送一摞文件进来,徐雨萌便特意让她坐下。

方晓晓心里一怔,知道书记肯定和自己谈去留的问题了,不由得有些小紧张。

“晓晓,你到我身边来已经快一年了吧,感觉怎么样?”徐雨萌试探着问。

方晓晓双手交叠放在膝上,很认真的回答说:“书记,这一年多承蒙您栽培,要不是您给我机会,我哪能学到这么多东西。以前在秘书处写材料,总觉得离真正的工作隔着层纱,直到跟在您身边,才明白怎么统筹协调、怎么抓落实。您处理问题的思路和待人接物的格局,我每天耳濡目染,真是受益匪浅。”

她稍稍停顿,手指无意识摩挲着衣角,字斟句酌的说道:“要是您不嫌弃,我特别想继续跟着您学习。我年轻,还有太多要学的,换个新环境又得从头摸索,肯定没有跟着您顺手。只要您愿意带,我愿意一直跟着您!”

今天的这些话,方晓晓已经在心里不知道想了多少次了。

既然书记问起了,她就把自己的想法毫无保留的全说了出来。

想继续跟着书记,肯定是自己要主动的。

总不能让徐书记这么大的领导主动。

那自己就太不懂事了。

既然方晓晓表达了愿意继续跟着自己的意愿,徐雨萌也就不藏着掖着了,知道方晓晓想必也已经听到了自己要调走的传闻。

“晓晓,再过一个多月我可能就要离开中南了,调到河东省去,如果你愿意,我想把你也带到河东,继续当我的秘书。”

“我愿意!我愿意一直跟着您!”

方晓晓心里悬着的那块石头放下。

“那好,就这么说定了!我要调到河东去的消息,先不要和别人说。”

“我知道。”

当秘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口要紧。

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哪个领导身边喜欢跟着个大喇叭?

“好,那你去忙吧。”徐雨萌点了点头道。

方晓晓前脚刚走,省长关国华就来了。

刚刚zong组部陈家明部长代表zong央和他谈话,告诉他,徐雨萌将调到河东担任省委书记,由他接任省委书记。

欣喜之余,他才反应过来, 上一次徐雨萌去中州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自己要卸任中南省委书记,改任河东省委书记了。

而且很显然,自己这么快就能够担任省委书记,肯定是徐雨萌向zong央大力推荐了。

最让关国华感动的,倒不是徐雨萌向中央推荐自己,而是她在知道已经要调离中南了,仍然不遗余力的在中央各个部委办局之间奔跑,为中南争取到了400多亿的财政专项资金,以及200多个项目。

而且在最后关头,还为中南省争取到了华夏农业科技大学,改变了中南省没有双一流大学的历史。

说真的,关国华是最既激动又感动。

得知调令后仍为中南奔波争取四百多亿资金、两百多个项目,甚至力促华夏农业科技大学落户———这哪里是临调前的常规交接,分明是拼尽全力为中南埋下未来十年的发展火种。多少干部在升迁之际忙着划清界限、撇清责任,可徐雨萌却像个守着自家田地的老农,临走前还要深翻几垄土,多施几把肥。

华夏农种大的落户,堪称神来之笔。这所双一流高校带来的,不只是中南教育资源的跃升,更是产业升级的引擎、人才汇聚的磁场。她比谁都清楚,中南的短板在科教,而补足这块短板,不是一届任期能见到成效的事。可她偏要当这个“前人”,甘冒“政绩不显”的风险,也要为后来者架好登高的梯子。

关国华眼眶发热。

真正心怀百姓的领导,大抵就是这般模样————把个人进退抛诸脑后,心里装的永远是万家灯火。这份不计得失的胸襟,这份甘当铺路石的担当,在功利盛行的当下,实在太过难得。徐雨萌留给中南的,何止是真金白银的项目,更是一种为官为民的精神风骨,一座让自己值得一辈子仰望并追随的丰碑!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所以挂完电话后,就从省政府那边赶过来了。

“国华同志,快请坐。”

徐雨萌并不知道陈家明部长和关国华通话的事。

“书记”关国华说出这两个字后,突然有些说不出话来。

太感动了,想哭。

但。

男儿有泪不轻弹。

“怎么了国华同志?”

徐雨萌察觉关国华今天的神情有些异样,关切的问。

“刚刚刚刚陈部长和我谈话了说你要调到河东去”

关国华再度有些哽咽。

“既然陈部长已经和你说了,我也不瞒你,是啊,上次去zong组部的时候,陈部长就已经和我谈过话了,我那个时候就知道自己要离开中南了,要离开中南省的同志们,很不舍”

一说起这,徐雨萌也有些伤感。

“书记,你多知道自己要离开中南了还”

关哥华想说些感谢的话,却说不出来。

觉得这时候说感谢的话,反倒见外了。

徐雨萌知道关国华后面没有说出来的话里的意思,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情后说:“正因为知道自己要离开中南了,所以我觉得更应该在临走前为中南做点什么,那些项目和资金,包括华夏农科大,是我最后能为中南人民所做的事了,说真的,我喜欢中南,不想离开中南,更不想离开同志们”

说到这里的时候,徐雨蒙的眼眶禁不住也有些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