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檀道济传》:武帝北伐,道济为前锋,所至望风降附。径进洛阳,议者谓所获俘囚,应戮以为京观,道济曰:“伐罪吊人,正在今日。”皆释而遗之。
此上不欺人
【南史】
《王微传》:微妙解天文,知当有大故,独与从弟僧绰仰视,谓曰:“此上不欺人。非智者,其孰能免之?”
平生不欺人
【吕原明杂记】
司马温公卒,门人或欲遗表中。入规谏语程正叔曰:“此公平生来,未尝欺人。可死后欺君乎?”
文武兼资人
【南史】
《宋柳世隆传》:高帝与武帝书曰:“汝既入朝,当须文武兼资人,委以后事,世隆其人也。”武帝乃举世隆。
【文中子】
《中说》:子曰:昔者舜禹继轫,而天下朴;夏杰承之,而天下诈;成汤放杰,而天下平;商纣承之,而天下破;文武受命,而天下和;幽厉肆虐,而天下散;文景俭静,而天下大宁;桓灵失德,而天下大坏。故曰:治乱相易,浇淳有由。兴衰资人,得失在教。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曰:太古不可复,淳朴不可归。是未知先王之有化也。诗书礼乐复何为哉?
赦囚度人
【太宗建元宝录】
六年夏壬申,文德皇后疾甚。皇子等赦囚度人祈,文后曰:“死生有命,非宜力所加。然赦者国之权事,非所切者也。佛者异方之教,而华修之不谄乎?不听,诚以玄鉴知命者也。”
请除度人
【宋续通鉴长编】
仁宗天圣二年丙寅,权判都省马亮,言天下僧以数十万计,间或为盗,民颇若之。请除岁,合度人外,非时更不度人。
化身度人
【地藏菩萨经】
我所分身,遍满百千万亿恒河沙世界,每一世界,化百千万亿身,每生身度百千万亿人。令归敬三宝。永离生死至涅乐。
勇可贾人
【北史】
《东平公神举传》:神举弟庆,从武帝攻河阴。先登攀城叶与贼短兵接,中石乃坠,绝而秒苏。帝劳之曰:“卿勇可以贾人也。”
屈己申人
【北史】
《成淹传》:淹与王肃行朝歌城,肃为淹论所屈。肃言于孝文,且言淹才宜叙进。帝曰:“若因此进淹,恐辱卿转甚。肃言臣屈己达人,正可显臣之美。淹既蒙进,臣得屈已申人。此所谓陛下惠而不费也。”帝遂赐淹龙厩,上马朝服转仆射。
勇力兼人
【北史】
《杨纂传》:纂少慷慨有志略,肋力兼人。年二十,从齐神武,起兵于信都。
饮啖兼人
【旧唐书】
《江王元祥传》:元祥体质洪大,腰带十园,饮啖亦兼数人。
自行兼人
【佛说统纪】
《天台智者传》:有神僧为说法,师曰:“大圣所说,是何法门?”当云何学,弘答曰:“此名一实。谛学这以般若,宣之以大悲。从今已后,自行兼人。吾皆影响。”
先发制人
【资治能鉴】
《隋纪》:刘文静谓裴寂曰:“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何不早劝唐公举兵,而推还不已。且公为宫监,而以宫人侍客,公死可尔。何误唐公也?”
【三朝比盟会编】
李良嗣云:“陛下念旧民遭涂炭之苦,复中国往昔之疆,代天谴责,以顺伐逆。王师一出,必壶浆来迎。愿陛下速行薄伐脱。或后时,恐为女真得志。盖先动则制人,后动则制于人。”上嘉纳之。
不战屈人
【新唐书】
《王孝基传》:武德二年,刘武周冠太原,夏人吕崇茂以县应贼,诏孝基为行军总管攻之。时独孤怀恩挟异计,绐说孝基曰:“夏城坚,攻之引日。宋金刚在近内拒外疆,一败涂地。不如顿兵待秦王破贼,则夏自孤。此谓不战而屈人也。”孝基谓然,会尉迟敬德至,与崇茂夹攻,官师遂大败。
当时屈人
【唐书】
《郑覃传》:文宗曰:“顺宗事不详实,韩愈岂当时屈人耶?”
膝不屈人
【唐】
郭子仪,田承嗣傲很不轨。子仪尝遣使至魏,承嗣西望拜。指其滕谓使者曰:“兹滕不屈于人久矣,今为公拜。”
十夫是屈人
【金华子】
苗绅坐事贬南中,由是湮厄,不复振扬。既于晚岁,方罢江州牧,入参宰辅。崔相国彦昭,其故人也,见而悯焉。呼绅行第而慰勉曰:“苗十夫是屈人。”再三言之,绅叹久淹屈,既闻时宰之抚谕,莫胜其喜,及还家,其子迎于门。绅笑语其子曰:“今日见崔相国悯我如此。”遂坐于厅,高诵其言曰:“苗十夫是屈人。”喜笑一声而卒。悲夫!
甘言啖人
【资治通鉴】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李林甫城府深密,人莫窥其际。好以甘言啖人,而阴中伤之。不露辞色,凡为上所厚者,始则亲结之。及位势稍逼,取以计去之。虽老奸巨猾,无能逃于其术者。
嘘枣啖人
【仙传】
张拱能方术,置药肆于宜春门后坊。有道士造肆中,拱掷一钱与之麾使。道士笑曰:“吾无求于人,汝道质,故来度汝。”拱即悟。拱谢曰:“拱鄙人眼凡心惑,仙君幸临,愿终教之。”道士曰:“汝何求?”曰:“家贫,粥不给,傥使不食可饱。上愿也。”适有鬻蒸枣者来,道士了一钱卖之得七枚,熟视枣而虚之,谓拱曰:“啖此终身不食。”
不杀人以媚人
【宋名臣言行录】
周敦顺庆历中,为南安司理,时郡狱适有囚,法不当死。运使王逵,欲深治之。先生独力争不职,置手板,归取告身委之而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感悟,囚得不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