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阑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要是科尔沁大妃看中的是一般人家,就算是宗室子弟,皇太极倒也不是不可以给这个面子。
终归蒙古实力还在,就算现在可以用的蒙古部落多了,不再是只能用科尔沁,需要给科尔沁礼遇的时候了,肯定也还是恩威并施更加好。
而且过河就拆桥,看到科尔沁的作用不比以前,马上就态度大变,事情说出去,也影响名声。
可是科尔沁大妃亲自在这个宴会上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来说,打着皇太极不好当着众人的面直接拒绝的主意,肯定不可能是看中普通人家。
所以听到科尔沁大妃的请求以后,皇太极就沉吟起来,并没有马上说话。
一瞬间,场面上原本还算融洽的气氛,也算是急转直下,变得尴尬起来了。
当然,科尔沁大妃也不蠢,知道并不是自己开口说什么,皇太极就一定会同意,她还是明白自己没有那个分量。
毕竟当初为膝下几个儿女筹谋婚事的时候,就算那个时候科尔沁还算重要,事情也不是完全如她的意。
那个时候,其实对于两个小女儿的婚事,科尔沁大妃更看好的是大阿哥豪格,刚好那个时候豪格的福晋纳喇氏也没了,又是皇长子的身份。
蒙古科尔沁虽然往宫里面送过不少格格了,但是那个时候海兰珠还没有生下九阿哥,自然也还会把主意打在下一任帝王身上。
科尔沁大妃还是盼着两个女儿中能有一个人,可以嫁给豪格。
这样的话,就算宫里面的科尔沁格格都生不出皇子,至少还有机会继续做皇后,再打下一代的主意。
对于儿子的婚事,科尔沁大妃想要娶的公主也不是女儿哲哲所出的公主,这样的公主身后势力本来也是依靠蒙古科尔沁,能够带来的利益有限。
最后其实这两个目的,科尔沁大妃都并没有算达成。
两个女儿虽然嫁的也不错,嫁的是当时还算得意的多尔衮、多铎兄弟,称得上是皇太极最信任的兄弟,可是终究不是科尔沁大妃原本的意思。
儿子的婚事也是,尽管还是娶公主了,却是哲哲所出的公主,看起来是地位尊贵的嫡公主,对于科尔沁来说还真比不上其他公主,至少其他公主身后还有其他势力可以做依靠。
有着这些前例在,科尔沁大妃自然不会觉得她当着众人的面提这个事情,皇太极觉得不好拒绝,就会同意了。
所以在皇太极打着哈哈,开口说:“大妃的意思朕明白,一定会替小格格找个好人家,只是今天是你们的接风宴,就不谈这些了。”
科尔沁大妃就说道:“有陛下这个话,我就放心了。我膝下虽然孙子孙女已经不少了,却唯独疼爱这个孩子 ,早就为这个孩子备下骏马五千匹、精兵…………作嫁妆。”
随着这个话音的落下,已经尴尬起来的气氛,一下子就又沸腾起来了。
怎么说呢?以前科尔沁和大金结盟,暗地里舍弃林丹汗支持大金,所给予的支持,大多数也就是兵马的支持了。
其他的东西再好、再尊贵,在这种几乎每年都要打好几场仗的乱世里面,都显得比不上。
在乱世里面,本来就是兵马最重要!
只要手底下有兵马了,其他东西自然而然会得到!要是没有兵马守护,手里面拥有的东西再多,也护不住。
努尔哈赤是灭了女真其他部落,再把其他部落里面的人马收拢起来,手上的兵马大增,才有在草原上和林丹汗争霸的实力。
皇太极也是把草原上所有部落都收服,并且把林丹汗那些手下都收拢过来以后,才有争霸天下的底气。
林丹汗的遗孀能够在大金受到礼遇,也是因为她们手里面握着一部分林丹汗的势力,娶了她们就能得到这部分的势力。
也就是说,这一群林丹汗遗孀同样是靠手里面有兵马做嫁妆,才能够以寡妇之身嫁得这么好,哪怕进入皇太极后宫,地位都还是排前几位。
就算是像曹家这样的俘虏,处置的结果是选择收入包衣旗,同样也是人马越多,就代表着实力越大。
现在科尔沁大妃给出这么多骏马和精兵做嫁妆,也算是很舍得下本钱了,除了蒙古科尔沁以外,还真没有谁能够拿得出来这样的东西了。
毕竟那些被大金打败的部落,就算是还能够苟延残喘,手里面的人马也是减少不少,如果直接被灭的部落,更是全部被收拢成为八旗之一的蒙古旗了。
只有科尔沁因为一开始就是选择的结盟,就算也给了大金不少的支持,不过是自己的选择,自然主要实力还是保存了,不可能损害自己的利益去支持,现在也能拿得出更多的东西来。
于是在听到科尔沁大妃说出嫁妆的数量以后,在坐的不少人,难免心里面都会有一点动心。
按照大金一直以来的规矩,这种算做嫁妆的兵马,最后人嫁给了谁,就分到谁手里面由谁掌握。
要不是好处由自己得,林丹汗的那一群遗孀在大金也不会那么抢手,就算没有进宫的福晋,也都是嫁给各旗旗主做福晋。
哪怕是大金现在变成大清了 ,这个规矩也还没有变。
想着这一份嫁妆,这个格格本身如何就不重要了。
就算是皇太极,都有一点儿犹豫了。
可以兵不血刃的得到这么多兵马 ,一门亲事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皇太极后宫这么多妃嫔,大多数不也是利益上的考虑
而且对这个小格格,皇太极也不能说就真的十分讨厌了,算起来也是他外孙女儿。
即使因为没有相处过,说不上什么疼爱这些,也不可能就讨厌上了。
皇家再是无亲情,怎么也不至于就这样无情了。
之所以他先前想要拒绝这门亲事,也是基于利益上的考虑。
现在同意这门亲事,同样也有利益可得,皇太极自然就没有刚才那样不乐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