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 165 章【2 / 4】

外乡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小公主在京城做天灾预报,宁望雪在京城之外为丰产折腾,她的一应大小需求都被放在了首位,她的消息更是悉数送到了京城。

一个没有本钱的人想要挣到千万资产,需要花费十年甚至是更多的时间。而一个有着千万资产的人想要再挣个一千万,则只需要两三年的功夫。

前者是研究丰产的先辈们,后者是手握先辈们丰产种子和技术的宁望雪。

可以说带着现成的丰产种子和手握丰产技术的宁望雪,可比后世那些先辈们更容易实现目标。她在江南和琼州岛那边的实验田陆续传出好消息,杂交的范本也越来越多,甚至是已经出现了基因最稳定优良的丰产种苗范本。这一发现不光宁望雪高兴的手舞足蹈,就是京城里只顾着拿荣国府的事寻乐子的太上皇和一直关注此事的明旭都乐得想要去太庙祭祖,去泰山封禅。

一告祖宗喜讯,二谢上天恩赐。

上天能将小电母送到人间,并且利用读心术让他们发现小电母,这才是上天给

天下苍生最大的恩赐。()

上天:并没有。

外乡人提醒您《人人都有读心术[红楼]》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

当第一穗杂交种苗出现时,天柱之上‘宁望雪’这三个字就突然亮了一下,随即有五彩霞光从名字上闪过,明亮却又短暂,一闪而过的速度仿佛是人的错觉。

看守天柱的小仙童揉了揉眼睛,又一脸不解的打起了盹。

而另一边,宁望雪妥善收起最完美的种苗范本,又小心翼翼的进行下一步。她一边庆幸琼州可以一年三季,缩短她的研究年限,一边又回忆了一回先辈们花了多少年才研究出丰产水稻的。

十一年还是更久?

因相对完美的种苗范本比宁望雪预期出现的早,所以宁望雪之后的时间大多都是在琼州和江南两地往返。至于京郊的那片实验田虽然也有关心,但因着那边只是一季,所以并不太赶时间。

每天都要下地,虽然带着帷帽,也带了手套,可宁望雪还是不可避免的晒黑了一些。不过她自己和身边的人天天看着到没觉得,等冷不丁遇到个好久不见的熟人时,宁望雪才发现自己确实和黛玉差了两个色号。

呃,得三个。

一晃就到了年底,但宁望雪和黛玉姐弟都没回京城过年,更别说参加宫宴了。

太上皇虽然已经打心底对除夕宫宴升起了浓烈的恐惧之情,但他却凭借帝王的心理素质强压下召宁望雪回京过年的冲动。冷着一张脸的坐在宫宴上,没个笑容不说,还一副苦大仇深不吃不喝的样子。

忒瘆人了~

明旭也知道太上皇的心结在哪,可这会儿还真不好劝他什么。想了一回太上皇的年纪以及他现在政务上已经能够得心应手了,便问太上皇明年要不要南巡或是去琼州岛那边瞧瞧宁望雪去。

如果没有意外,明年去江南和琼州等地时丰产的事情已经更稳妥了,太上皇过去转一圈,史书上也会多给他记一笔。

太上皇想了想问明旭,“那你去吗?”

明旭摇头,“父皇自己去吧。”

他对那些虚名不感兴趣。而且朝中事务多,开年还要督促兵部和工部兵器改造的事,还是在京城更方便些。

太上皇听到明旭不跟着去了,当即就笑了,随即脸上落就来了一句,“这是翅膀硬了,嫌弃朕没用了,就将朕一脚踢开了。”

明归:“那我也去?”

太上皇一噎,“哼,朕自己去。”

你去了,朕就不得清闲了。

明旭摇了摇头,对自家这个缺德老小孩无奈极了。

父子俩说了一回南巡的事后,太上皇又提了一回皇长孙,说要带着他一块出门见识见识去。明旭无可无不可,只说让先生也跟着,别耽误了功课。

“朕还教不了他一个黄毛小儿了?”

“这不是怕您没那个时间吗。”明旭说道:“一天至少要让他读两个时辰的书,练一个时辰的字。”

“罢罢罢,朕知道你不放心朕,”太上皇闻言颔首,“还是带着先生吧。”

明旭:

() “……”

不知想到了什么,太上皇又一脸沉思的问明旭:“你说朕要是走远点,能不能遇到倭寇?”林如海和小电母都遇上了,他要是遇不上是不是很没面子?

明旭听明白太上皇什么意思了,先是说了一句‘父皇想遇上就一定能遇上’,随后又提醒太上皇多带些人。

……

除夕,宁望雪和黛玉姐弟是在琼州这边过的。

这几日天好,宁望雪他们就在圈出来的码头这边支了个帐篷,年夜饭便在这里吃了。

饭毕,一行人站在岸边放烟花,黛玉和林遐不由说起了远在倭奴的林如海和贾敏。

也不知道他们俩的这个除夕又要怎么过。

应该也很冷清吧。

黛玉以前不是跟父母过年,就是在宫里参加宫宴,这还是头一次在外面过年呢。

说冷清吧,这么多人陪着也没感觉多冷清,但却总觉得少了些年味。

林遐问一句答一句,不问不说话,宁望雪兴致上来了就跟个碎嘴子似的,话又多又密。不过宁望雪大多时候都很忙,就像现在,宁望雪放了一回烟花就回去看那两株嫁接的李子树和杏树了。

宁望雪在一株杏树上嫁接了李子树的枝桠,又在李子树上嫁接了杏树的枝桠,想要一株果树结两种果子也罢了,她竟然还想要培育短小株。

就是那种放在大花盆里种植的果树品种。

除此之外,因琼州岛这边的水果很多,宁望雪还想要带几株回京城种植。

毕竟有了玻璃暖房,也能提供这些热带水果对温度的需求,但是阳光,土壤什么的就没办法满足了。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后世都极少有这样的想法呢……呃,难道不是因为运输更方便,种植成本高于运输成本,不符和经济效益吗?

算了,不想这个了,大过年的还是去看看机械理论吧。说不过她的船上会安装大靖第一台蒸气机呢。

“明年咱们还是回京城过年吧,这在外面过年感觉都没什么年味。”等黛玉姐弟上船来,宁望雪一边放下书,一边对黛玉说道:“也是奇了怪了,明明这几年过年时身边也是这些人,怎么就感觉冷冷清清的呢。”

“谁说不是呢。”黛玉洗了手,走到宁望雪身边坐了,闻了闻茶壶里的茶发现是普洱,黛玉又笑道:“你要的那个什么树已经运到京城了,听说你要的那个什么树的眼泪也有好几桶呢。”

“是橡胶树。”

宁望雪笑,“那可是好东西,等回了京城你就知道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