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云方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好咧!”
晨光初微,外面清冷得很,枝叶还顶着霜花,摄政王府就在皇宫边上,本在墙上开了扇小门,却只能行人,坐马车得走王府大门出,绕过一条长长的巷道,再穿过一条街,从正宫门进。
马车吱吱呀呀的行进,碾着一地霜花露水。
马车上,骆羽杉打开陈公公给准备的点心盒,全是好吃的点心,有桂花糕,芝麻酥,还有蜜糖果脯等,花红柳绿,养眼得很,打开盒盖,香气就溢满车厢。
骆羽杉拿起一块桂花糕轻轻咬一口,带着桂花清香的甜在口腔内晕开:“真好吃!”她又拿起芝麻酥,这东西更香,又香又脆,咬起来咔咔响。
凌子夜叉着两腿端坐在正中,长袍在他两只膝盖间撑平,双目微闭,闻着弥漫的香味,他无语至极。
口边突然探来一物,带着芝麻的甜香:“这芝麻酥真好吃,摄政王,赏个脸,尝一口呗!”东西塞在口边,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凌子夜闭着眼,僵持了一会,张口咬住,一咬一收,整块芝麻酥就入了口。
还知道分给我吃?是知道我也没吃早点吗?凌子夜这样想着,面部的表情柔和了许多。
从不吃零食的凌子夜第一次吃零食,竟觉得这味道不错,嚼完刚咽下,口边又送来一块桂花糕。
凌子夜暗叹了口气,伸手接过她递过来的桂花糕,塞入口中,手指触碰到她的指尖,凉凉的。
“这桂花糕得小口小口吃,不然会噎,喏,我这有茶,你喝。”吃个点心还有这么多讲究?凌子夜嚼了几口,果然很干,接过她递过来的水,一口喝干。
“怎么样?好吃吧!”骆羽杉将点心盒向他这边伸伸,笑眯眯的说,“多吃点,吃饱了才有力气上早朝。”
吴越二十九年的这个初晨,临安城皇宫沐浴在金黄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金銮殿门外早就站着成群结队的官员,整齐的穿着体现职位的朝服,戴着象征身份的朝珠,袖里笼着准备递上去的折子,这是大家可以聊天联络感情的最佳时间,正三五成群的说着话,等皇上和摄政王到来,方能进殿上朝议事。
官员之中,也分文和武,文臣以丞相郭清远为首,下面有各部尚书,侍郎、巡抚等,武将以大将军为首,不过自大将军顾勇骁战死沙场之后,大将军之位仍然空置,聂楚容,顾湘,郭子献三人,只是将军,比大将军低了半级,还未晋封为大将军。
这三人均不在朝,顾湘镇守西北雁门关,郭子献镇守东南,驻兵在东海临海城,聂楚容领聂家军在东山,守卫临安城。
所以,只有兼管兵部的国舅萧仁杰及兵部几位将领算武将。
武将们话少,平时朝中很少听到他们的声音,倒是萧仁杰有国舅身份加持,官员之中有人会询问他的意见。
所以,三位将军不在朝堂,武将这边,萧仁杰说了算。
摄政王入宫后,会先去养心殿接皇上,再与他一同上殿,所以正常情况,都是官员们列班而站之后,皇上和摄政王才到。
只听陈公公尖着嗓门喊一声:“皇上驾到!摄政王驾到!”下面人就行跪拜之礼,山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摄政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即使大家知道摄政王才是吴越真正的主人,大面上的礼节还是不会乱,毕竟,吴越多年来提倡礼法,可不能自己先违了礼法不是。
皇帝和摄政王多天未上朝,朝堂之上由郭丞相负责,郭丞相早就接到通知,说今天皇上和摄政王同来上朝,所以大家纷纷提前到,没想比平时还多等了些时辰。
等摄政王的马车从宫门口进来,他们很是诧异:摄政王今天竟然未入宫接小皇帝?这是又要闹什么花样?还是说他今天就要宣布篡位呢?
大家心中对傀儡小皇帝那摇摇欲坠的金殿宝座一直捏着一把汗。
大家按捺住内心的各种猜疑,更多的看向郭丞相,因为朝堂上只要有风吹草动,丞相自是第一个知晓。
可丞相现在也是一脸懵,大家就更懵了。
大家各怀心意,惴惴不安的看着摄政王的车马缓慢行近。
摄政王府许多人都去过,可以说,整个摄政王府里,最让人能看得上眼的,除了摄政王本人,就是这辆马车了。
如果说摄政王本人是靠他那张帅到人神共愤的脸支撑着,那他的马车就是靠阔气的外表豪华的装饰支撑着。
让人一见到他的马车,就会想能坐在这辆马车上的人,该是怎样的富贵!羡慕嫉妒恨,所有的情绪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果然,不负众望,如果有幸能看到从马车上下来的人,大伙儿的心气立刻就平了,惊叹:也只有这样的人,才配得上这辆马车。
现在马车吱吱呀呀行在宫道上,初升的阳光将马车拖出长长的倒影,驾车的是一位眉清目秀的白衣小将,腰悬踏雪宝剑,映着阳光发出耀眼的光芒,大家就知道这是凌子夜的护卫傲雪。
凌子夜的厉害之处不仅表现在他个人身上,还有他身边的人。
比如顾湘和郭子献,还有最近新冒头的周景,再就是他身边的雨、雷、雪、电四大护卫。
可以说,是这四名护卫,保证了皇宫九年来的平安顺遂。
往大里说,是顾湘和郭子献两位将军,保证了吴越国九年来的平安顺遂,同时也保证了吴越在邻国之中屹立不倒的崇高地位。
这样的人,本就该当皇帝,人们早就从内心确认了他的皇帝地位。
然而,九年来,他一直当着幕后的国主,一手遮天,却从来提都没提过篡位之事,对那个小皇帝,冷归冷,烦归烦,表面也还算是敬着让着,过得去。
哪怕他称病不上朝,哪怕他只愿种菜不愿看奏折,似乎从来没听到摄政王有一句怨言。
大家都在心里做预设,如果今天摄政王宣布他继任皇帝,他们该如何改口山呼?他会除掉谁,又会留下谁?
毕竟,一朝君子一朝臣嘛!
特别像郭清远这种老臣,先帝时期他就是丞相,没想了小皇帝,换摄政王理政,也没有人动他的位置,还有聂楚容,先帝时期就带领聂家军守卫临安城,换了小皇帝,依然没人动他的位置。
人们常常怀疑,像聂楚容这样一直坚守东山,只认虎符不认人的,是不是被摄政王给忘了。
因为,他理政后,确实培养了顾湘和郭子献两位亲信将军,却将他们发配到边疆苦寒之地和沿海瘴气弥漫之地镇守,而聂楚容,依然好好的留在东山享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