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 8 章【2 / 3】

小小知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至于东市的开市鼓,他在院子也能听到。但一来那会儿他早醒了,二来侯府的地理位置哪会有这里这么响,崔茂怀不由怀疑,老天爷把他送到这儿来,不会是为了更正他死活改不了的晚睡症吧?

只是,昨晚没睡醒没睡好,今天脑袋更昏沉了……

………………………………………………

崔茂怀吃过早午饭,真的准备去睡回笼觉。

进屋前还特意嘱咐阿活阿秋走路干活都轻点。古代没水泥,建筑大都是木制结构,这里的房子又比不得侯府,地板有些地方走过会咯吱咯吱响。就是一般地面,脚步声重了也比踩在土地上声音大。崔茂怀可不想再被打扰,见阿活阿秋都点头应了,才打着呵欠扑向他的床褥。

哪想刚脱了外衫,大门就被人框框敲响。李妈妈的声音喊,“阿活,阿秋……”

“。。。。。。|||”

被拖着往西市去,崔茂怀仍是眯眼困顿状。李妈妈则在旁边教育阿活阿秋,“换了新的住处,你们就该想到公子会因不适夜里失眠,陪公子说说话,煮碗酥酪也好,怎能让公子干挨着……”

“是,是……都是我们想的不周。”

崔茂怀见阿活阿秋点头如捣米,再听李妈妈因他随口找的理由:“换了地方有些认生,所以夜里失眠。早上西市鼓声又太吵。”一样能把阿活阿秋从想的不周到、预备不足,教训到生火灶下烟太大,汤饼做的如此差劣,“公子今后你该怎么办?”

“呃,”怎么又扯到他身上了?

“果然得赶快买几个能用的仆人。铺子如今也腾空了,公子想好做什么买卖?顺道选几个伶俐能干的小厮。”李妈妈问。

崔茂怀一时语噎。

他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

然今时今日,似乎也没有给琢磨细想的机会。迈入西市城门后,独属于西市,算是这个年代、国际最大的商贸中心,就在他面前缓缓拉开帷幕。

绫罗绸缎,绢帛丝麻,从原料到布匹,从布匹到各种颜色、花纹,再到制作成成衣。一列望去,色彩斑斓艳丽,家家门前一竿长竹,将自家铺子里最受欢迎或具有特色的料子瀑布似的垂在门前,一眼就能让人知道他们在卖什么,特色为何……

绢布之后,接着是染行,衣行,鞋行。再走便是油行,香气扑鼻。米行,豆行,鲜蔬行,里面的菜崔茂怀一半以上不认识。

再选一路走来,炭行,铁行,农具行,兵器行,弓箭行。背对的则是药行,笔行,墨行,纸行,书店?

最后,终于走到崔茂怀想看的,各种小食店,酒肆酒楼,冰店,熟食行。果然看到胡姬当街卖酒,风情妖娆。酒竟是论杯卖的……

崔茂怀闻着是有酒味,但远不如他曾喝过的,有心尝尝,却碍于李妈妈在此,所以压根没吱声。

李妈妈倒主动问他有没有什么想吃的,不妨尝尝。崔茂怀四下看了看,其实当街卖的最多的,依旧是各种面食。蒸饼,汤饼,烤饼,要么就是各种熟肉,配上不同蘸料。连侯府里油炸的小面点也未看见。

崔茂怀心知,毕竟此时油贵,煎炸之物贵族可以在家享用,但一般平民,哪个消费的起?所以纵使在西市,真摆这么一个摊子,这时间又没有地沟油或弄虚作假的机会,光成本就不会低,那一份炸面点贵了买的人少,便宜没钱赚,谁会去讨这个嫌?

不过顾忌着阿活阿秋,并李妈妈带出来的婢子,崔茂怀买了据说此时最畅销的胡饼卷肉,给大家一人一个,笑着说请李妈妈吃。

李妈妈虽嗔怪他乱花钱,但到底笑着接了。

崔茂怀在府里就吃过这个,此时吃外面的,刚出炉的饼子的确酥脆,羊肉煮的不老,却切的较碎,配上腌渍的酱汁,这味道该怎么形容呢?

不能说难吃,可纵使崔茂怀已经吃了许多回,仍会被羊肉的膻气,馕饼中淡淡的酸味,和酱料莫名的味道影响食欲……

崔茂怀咬了几口,之后仍借口饱了将剩下的大半给了阿活吃。

阿活打小力气大,干活能行,吃饭同样很行,但他从来不说。崔茂怀也是后来一次次借口饱了吃不下了才知道阿活的饭量是多少。

“李妈妈,西市咱们都快转完了,这是去哪儿?”崔茂怀问。

“傻了不是,自然是去给你买仆人。要不我做什么专程过来?”李妈妈说完又叹道:“可惜今日不是人行的日子,能挑的怕不多。”

“?”

直到走去西市西北,崔茂怀才大致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活鱼、活鸡、活鸭、活鹅,猫狗鹿鸟,有吃的有养有当宠物的,种类之多,反正只有你想不到,没有这里没有的。毕竟熊蛇穿山甲鳄鱼,崔茂怀都看到了。

而再往前走,沿澄湖湖边,就见各种木台、木栏、木笼。牛马羊骆驼在木栏里,人被关在木笼里,需要上木台的时候才被一串从笼子里拉出来,卖掉的立刻被买家当场领走,没卖出去的则拉回笼子继续关着……

崔茂怀自诩见过的场面不少。后世纸醉金迷、各种强迫或是交易,有的或许比这还赤-裸残忍。但崔茂怀仍从心底感到一阵不适。

旁边卖马的尚给马添食喂水,用刷子替马刷毛,紧挨着的隔壁,锁人的笼子就靠在马圈木栅栏上,那一串绳索相连的人,却只能干巴巴渴望的望着澄湖水。

被扯出来的时候,一人行动稍慢就是一鞭子,打人用的正是马鞭……

“今天只是常行。每隔几日,有专门的马行、人行、牛行,驼行。这里就全卖一种。到那一日,各种良驹都有,连西域的大宛马也有;人行更是热闹,昆仑奴,新罗婢,胡人力士,海上泉客都有,也最受欢迎,往往一抢而空……”

李妈妈说着话,已将崔茂怀领到那卖人的台子前,拉着他解释:“最好能买一家子。大人小孩都能干活,劳力多不说,也省的你操心往后的嫁娶之事。不过有阿活和阿秋在,选两个年级小的婢子先使着,大些看差不多配给他们俩也使得……”

“……”

“现下急需的得有一名厨娘,一个浆洗衣服能干些绣活的。若能有个像样的绣娘就更好了,公子出了府,今后这四季衣裳总得有人来帮着操持……”

李妈妈仍在絮絮叨叨、耐心的讲给崔茂怀买人当买怎样的人。具体如何选人,问什么问题能套底,如何办手续,什么实在不行先选两个小的,七八岁就能干活,将来配了人,有了孩子,也就有属于公子的世仆了……

崔茂怀的视线却望向了澄湖那边的一块布告板。

上面贴着张纸,白纸黑字:

《靖律》既定:一、奴婢同畜产资财,货通买卖。二、奴婢同类相婚,身份世代相袭。三、擅自逃跑者,依律一日杖六十,三日加一等……

崔茂怀没敢再看后面的内容。这牌子立在这里明显就是警告笼子里将要被卖的人要顺从听话。他忽然有点理解侯府里的下人为何子孙繁茂,能串成一家亲戚。

原来,奴婢的孩子还是奴婢,对主人而言当然越多越好。奴婢只能和奴婢通婚,同一府里,自然会连成一串。

只是,心中没来由的阵阵惊悚。

差一点,真的就差一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